-
保定涿州与白洋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 打造京津冀农业创新高地
近日,科技部公布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名单,保定市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白洋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入选,标志着保定市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零的突破。两大园区将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和产业链整合,成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引擎,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农业科技支撑,并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参与招商引资,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战略定位与区域价值 涿州园区位于京南腹地,距核心城区不足50公里,依托京津冀城市群交通枢纽优势,构建"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体系。白洋淀园区则立足华北最大淡水湿地系统,探索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共生模式。两园区填补了保定市在国家级农业科技平台领域的空白,对优化河北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涿州园区三大创新方向 1. 智慧农业技术集成:重点开发精准灌溉、无人农机作业等数字农业技术,已建成2000亩智慧农田示范基地。 2. 生物育种研发: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新品种选育,年培育新品种超过5个。 3. 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中央厨房产业园,开发即食食品、功能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三、白洋淀园区四大特色产业 1. 水陆生态循环系统:构建"苇-鱼-稻"立体种养模式,实现氮磷资源化利用率提升30%。 2. 健康食品加工:开发荷叶、菱角等水生植物功能性食品,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3. 休闲农业综合体:结合雄安新区建设,打造集湿地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文旅项目。 4. 智能装备应用:推广水面清洁机器人、生态监测无人机等特种农业装备。 四、协同发展机制创新 两园区建立"双核联动"机制,涿州侧重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白洋淀专注生态模式输出。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共享检验检测平台等方式,形成要素互补。目前已有20余家科研院所、50余家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带动周边形成1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五、未来三年建设目标 涿州园区计划新增核心区面积5000亩,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家;白洋淀园区将完成水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200亩智能温室群。两园区预计累计引进科技项目30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次,辐射带动保定市农业科技贡献率提升至65%以上,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保定方案"。
2025-08-07
-
【安新县招商】保定市安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启动
保定市安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启动标志着地方政府积极招商引资,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协同发展,该项目以智慧农业为核心,推动产业融合升级。 2020年,保定市安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正式启动,作为雄安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在统筹疫情防控与建设发展的战略框架下,聚焦农业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旨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链。 一、项目启动背景与战略意义 保定市安新县位于雄安新区腹地,依托白洋淀生态资源优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启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政策。疫情期间,安新县政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建设发展”的双重方针,确保社会秩序稳定的同时启动该项目。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园区旨在打造智慧与生态并重的示范农业区,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填补传统农业升级的空缺。 二、招商引资与合作签约进展 在项目启动当天,安新县人民政府和安新县城乡融合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参与了合作签约仪式,与包括农业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及研究单位在内的多家合作方达成协议。这些招商引资行动涵盖技术引进、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等,例如引入先进数字农技设备,支持智能化农场建设。合作对象包括大型农业企业和创新平台,共同探索风险分担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安新县政府通过强化营商环境优化,确保合作项目高效落地,为产业链生态提供基础支撑。 三、创新发展理念与业态规划 园区采用“农业+”与“智慧+”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整合科技与人文要素,规划多种新兴农业业态。创意农业部分设计交互式农耕体验区;认养农业试点引入个人定制化种植服务;观光农业结合白洋淀特色打造湿地生态游项目;都市农业则满足新区居民绿色供给。这一布局遵循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产城融合,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种植过程的远程监控与数据管理,增强生产效能。 四、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路径 项目定位为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整合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和数字服务链条,逐步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例如,建设智能温室示范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设立农旅综合服务中心,将生产转化为消费终端。园区规划严格遵守雄安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强调低排放与循环利用,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减少碳足迹。这一路径呼应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确保农业从传统粗放模式向集约绿色型转变。 五、未来预期与区域影响 园区推进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预计将提升保定市安新县农业整体竞争力,辐射带动雄安新区农业升级。长期目标包括打造全国智慧农业样本,吸引更多创新投资涌入,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实施后,可优化就业结构,培养新型农民群体,形成可复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为全国县域经济转型提供参考。
2025-07-09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